读《我的二本学生》

2

最近读完了黄灯老师的《我的二本学生》。书不长,几个小时就能读完。

读书体验并不好,因为书里面那些学生面对的难题,经历过的事情,都像是我自己,我必须反复告诉自己我已经过了那个时候了,不用再担心这些问题了。

感触最多的有几个点吧。

成长环境

同样考入一个二本院校,成为一个二本学生的我,虽然远在河南,和书中的广州相隔千里,一些学生的正常环境竟然在我身边有很多相似之处。 我本人的成长环境,除了穷了一点,其他都还好。但是书里面的故事都像是我从小到大身边的人经历过了。

作为一个农村学生,我在高中以前都是学习最优秀的那一批,一般不是最优秀的。从小学到初中,我身边的一些好学生掉队了一批。 大都是父母在外打工,初中住校管理不严,慢慢的就玩疯了。 从初中到高中,掉队了更多。我初三有 5 个班,中考前为了升学率,会劝一些学习不好的同学走中专道路,放弃中考。即便这样,我们县里面三所高中,我当时的班级能考进去的也只有前 30 左右,剩下的 50 多人只能走其他道路。

我的初三也不是一帆风顺,爸妈外出打工,我在家跟爷爷奶奶生活,非常贪玩,迷上了玩手机——即便那只是能上 2G 网的远古手机,迷上了看网络小说。 中考第一年就失败了,距离报考的高中差了几分。选择了复读一年,第二年父母对我加强了管理,我也顺利考上并选择了另一所高中。

到了高中,二本线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,我们每个年级有 30 个班,每个班有 70 多人,最后能上二本线的,可能只有 300 人左右,大部分去了大专院校,还会有大部分人选择复读重考。现在网上很多人怀念高中,我也怀念,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值得怀念,让我回到高中,我是绝对不肯的。

说回这本书,很多同学也是家庭困难,努力学习也只能上一所二本院校,在最早的那些年,这个文凭可能已经足以改变人生,在学历贬值的现如今,恐怕二本的学历不足以对未来产生很大的改变了。

迷茫

考上大学,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,那几年马云正火,很多电商都如日中天,没有想过专业和工作的契合度,就选择了这个,就我的读书体验来说,课程安排并不合理,这个专业的内容也不足以支撑一个专业。

离开了高中按部就班的生活,大学终于可以自己决定要做什么。在大一阶段,兴致勃勃的参与了很多社团工作。但从大二开始,开始混日子,没有想过未来,仿佛毕业了就走向工作岗位,没有想过工作岗位需要挑选,需要去争取。到了快要大四,对未来还是没有想法,于是随波逐流,开始准备考研,出于兴趣原因,选择了计算机专业。 幸运的考入了一所985,也幸运的吃到了计算机的最后一波红利。

我的二本并没有对我现在的生活有多大影响。 我也曾经想过如果没有选择考研,我毕业后会去做什么。书里面那些人的故事可能也会是我的故事,或是在各个工作中辗转、或是在一个企业稳定打工,不富裕但也饿不死、或是选择考公。 比我现在的状况好的可能性不高。

在高中后一直到工作。我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领路人,告诉我适合学习什么样的专业、在每一年应该去学习或者准备些什么、甚至教教我怎么找工作。

我一路靠着幸运走到了这里,我希望现在的二本生能有这样的领路人。 我很认同张雪峰做的事情,即便他是为了赚钱,但是能帮你理清楚要去什么学校,什么专业,将来做什么样的工作,这个真的是莫大的帮助了。

最后

看完书之后,刚好听到了乱翻书播客在高考之后的一期企划,跟黄灯老师聊了二本学生的出路。现在的二本生再就业方面更难了,希望他们好。

https://www.toutiao.com/video/7514305882272940556/?wid=1749886393035